畹町
7月29日,一场名为“传承敦煌文化 赓续丝路辉煌”的敦煌文化主题论坛在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举行,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在论坛上就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历程和莫高精神进行了主题分享。暑假期间,不少家长也带着孩子体验了一场魔都云端的“莫高学堂”。
(资料图片)
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在论坛上介绍莫高窟的保护情况
7月上旬,一颗小行星以“敦煌女儿”樊锦诗的名字命名。樊锦诗星正是为了表彰她从事敦煌文物工作60年所作的贡献。樊锦诗本人继向北京大学捐资1000万元支持敦煌学研究后,近期再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捐资1000万元,用于敦煌文物事业发展和急需人才培养,捐款来自其所获奖金及个人积蓄。
莫高窟
莫高窟壁画
1962年秋,宿白、常书鸿、李承仙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实习学生(樊锦诗:左三)在莫高窟大牌坊前合影。资料图。
莫高窟今年已经1658年了,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有五十多处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评定的时候有六项标准,全球一千多处世界文化遗产,完全满足这六项标准的只有两处——中国敦煌的莫高窟和意大利的威尼斯。
敦煌文化历史底蕴雄浑厚重,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包容性以及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开放胸怀的缩影和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生动展现。为了让更多公众亲近敦煌、了解敦煌,在29日的论坛上,现任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进行了《莫高窟的保护历程——见证莫高精神》的主题分享,他以多年来亲身经历回顾了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历程。
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以立体球形大屏幕展示部分洞窟壁画
据介绍,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以常书鸿为代表的第一代莫高窟人,通过清理积沙、修筑围墙、抢救濒临毁坏的壁画彩塑等探索性保护实践,开启敦煌文物早期保护,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实施了莫高窟崖体加固工程,再到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开展国际合作,将科学保护理念和先进分析技术引入到石窟保护中,使敦煌石窟的保护工作从看守和抢险加固阶段逐步进入到多学科综合性保护阶段……
1980年代末,敦煌研究院开始探索文物数字化保护手段,把莫高窟“画”进数字世界。历经30余年发展,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已达到行业领先水平。运营近10年的敦煌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是莫高窟保护利用工程的核心项目。依托数字化资料制作的4K超高清宽银幕主题电影《千年莫高》和8K高分辨率球幕电影《梦幻佛宫》,给人们带来洞窟游览叠加高科技数字游览的新体验。
作为敦煌人的一员,1981年,吴健来到敦煌研究院,以光影为笔,为莫高窟“作传”。2006年4月,敦煌研究院数字中心成立,吴健带领团队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数字化保护工作日益高效精准。从75DPI到150DPI、再到300DPI,图像采集精度不断提高;从胶片拍摄到数码采集,文物保护方式不断丰富。
现实中莫高窟“三层楼”和数字世界的“三层楼”对比 澎湃新闻资料图
敦煌研究院文化传扬部部长李萍在论坛上进行了《敦煌石窟的弘扬》的主题分享,从敦煌文化传承的角度对敦煌石窟的弘扬和保护提出了新思考。李萍介绍说,“那一代敦煌人,他们像民工一样,从最基础的清理沙子开始。他们在上面挖了很深一道沟,想让沙子掉沟里面,可能就不会往莫高窟前面扑。其实敦煌的风沙之大,一个冬天没过沟就被填平了。那么他们又做了防沙墙,不要让沙子侵蚀到莫高窟前,他们做的这一切都是抢救性保护。他们还运用考古学、图像学、历史文献结合的方法,做出了很多成绩。”
在论坛圆桌环节,李萍、跨界艺术家米丘等嘉宾还与学生代表们进行了亲切的交流,为孩子们解答了如何能更好地读懂敦煌文化的千年积淀和厚重,如何理解敦煌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性等问题,嘉宾向观众阐述了在新时代传承敦煌文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激发人们对敦煌文化的热爱和关注。
上海中心与敦煌研究院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在论坛上,上海中心与敦煌研究院还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仪式。据悉,上海中心与敦煌研究院签署了为期三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将汇聚双方优质资源,以共同探索新时代敦煌文化传播新实践、打造文旅融合新样板为目标,聚焦文旅产业融合、文化研学活动、文创产品开发等多方面的合作。这是上海中心与敦煌研究院的第二次联手。2018年,上海中心与敦煌研究院等合作方举办敦煌大展,等比例复制了敦煌莫高窟第285窟等知名洞窟,还展出了来自藏经洞的珍贵文书,并以裸眼3D等技术为观众提供了沉浸式观展体验。论坛结束后,“莫高学堂”还举办了上海中心专场体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