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信贷增长“企业强居民弱”,背后是我国长期以来的“生产立国”和“生产力”导向。作为“生产型国家”,各类经济政策和资源配置明显倾斜于生产端、供给侧,而相对不太重视消费端、需求侧。企业属于前者,而居民属于后者。近几个月的经济数据,特别是CPI数据对比其他数据,甚至隐然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现状是,政策仍然受困于既有框架的路径依赖,对“给民众直接发钱”等短平快的刺激手段避之唯恐不及,而对“产业升级”等寄予了极高的期望值,在这种背景下,消费不振,需求萎靡,居民信用扩张的能力孱弱,也就难以避免了。
从长周期上看,国内贷款“企业强、居民弱”的现象或将长期持续。2022年2月以来,居民贷款增速开始低于企业贷款增速,系2010年以来首次。此后,居民贷款增速继续回落,与企业贷款的增速差距被不断拉大,国内贷款出现了罕见的“企业强、居民弱”的现象。个人住房贷款是居民贷款的主要拉动因素,存量上看,占比维持在50%以上。近年来,随着楼市周期下行,受地产销售走低拖累,居民房贷增速快速下滑,成为拖累居民贷款增速的主要力量。
数据上看,自2021年以来,个人房贷增速开始系统性低于居民整体贷款增速,成为居民贷款的拖累项。进入2023年,居民贷款增速开始企稳回升,个人房贷增速依旧快速回落,从对冲因素看,居民贷款的增速回升主要靠个人经营贷和消费贷的持续发力。向前看,要扭转国内贷款企业强、居民弱的格局,关键仍在地产销售的回暖,以及提前还贷现象的缓解。近日,央行首次表态“支持和鼓励商业银行与借款人自主协商变更合同约定,或者是新发放贷款置换原来的存量贷款”。随着存量房贷利率的调降落地,提前还贷潮有望告一段落,将大幅减弱居民个人房贷增速的回落速度。当然,居民房贷增速的触底回升,还要取决于地产销售的触底反转,这又取决于一系列楼市托底政策的落地与实行情况。
从大周期上看,地产大周期已经成为过去,居民房贷也很难再次成为拉动居民贷款增长的主要力量。结合居民部门杠杆率来看,当前已经处于较高位置,继续大幅攀升的空间不大。所以,从长周期上看,国内贷款“企业强、居民弱”的现象或将长期持续。(薛洪言)